查看原文
其他

聚焦深圳校区 | 全力打造深圳未来农业“硅谷”

中山大学 2020-09-02







编者按

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。2015年,学校抓住历史发展机遇,拉开深圳校区建设序幕。扎根中国大地,建设世界一流大学,百年时空,刹那接近。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,深圳校区必将承载着中山大学下一个百年梦想。五年来,全校上下只争朝夕、不懈奋进,深圳校区一期首批交付项目建设临近尾声,首批本科生即将进驻。为反映深圳校区最新建设进展,彰显奋战在一线师生员工精神风貌,学校近期推出“聚焦深圳校区”栏目。敬请垂注。


▲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 谭金芳


中山大学整建制复办农学院,是传承农学教育薪火、勇担时代重任的历史抉择。在2019年珠海国际青年论坛上,校长罗俊院士明确指出,中大复办农学院,是急国家所急,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“3+2+1”,即三个安全(粮食安全、食品安全、生态安全)、两藏(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)、一技术(攻克一批农业“卡脖子”核心技术),为努力谱写农业现代化新篇章做出积极的贡献。



以高标准规划领航发展



作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“成员”,农学院紧贴深圳校区在学校发展布局中“管未来”的定位,立足中大学科多、水平高、优势大的丰富资源和深圳产业强势特色,瞄准国际一流,坚持卓越化、国际化、差异化、高标准、跨越式发展特点,制定了学院长期事业发展规划,提出了五年筑基、十年腾飞、廿年辉煌的阶段奋斗目标。以高水平规划,凝聚共识,汇集力量,领航发展。力争通过10-20年的拼搏,建设2-3个世界一流涉农学科,建成创新研究型学院。



以融合共赢建设一流学科



办好农学院,重点是建好学科。农学院按照少本科专业、多研究生学位点,着力培养拔尖拼搏本科生、创新精英研究生,构建大农学学科群的思路,面向国际现代农业发展潮流,立足用好中大多学科资源优势,做好与深圳现代农业产业和生物技术发展融合的大文章。作为全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,深圳市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,推动深圳现代农业生物育种技术和产业集聚发展,已经在农业分子育种、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繁育推广、海洋生物,新型生物肥料、农药、兽药、饲料等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凸显现代生物产业和数字产业优势。农学院通过校内学科交叉融合、校地资源互补共赢,着力打造作物学、植物保护、农业资源综合安全利用、农业信息技术、食品安全、绿色养殖与人类健康等六个学科集群,以及其智慧农业、AI育种、绿色防控、高效与抗性显著的三大粮食作物研究群团,着力构建深圳未来农业“硅谷”。



以“五个一”构建科技精英队伍



事业发展关键靠人才、靠高水平团队。农学院充分利用中大珠海论坛、深圳论坛及国际国内人才招聘平台,强力推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引进和培育,以构建世界一流人才队伍为目标,以中青年教师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,培养造就出一批优秀中青年骨干、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。奋力打造“一个学科领军人物,带出一支精英团队,支撑一个产业,带动一方振兴,发展一个学科”的人才队伍体系。五年内组建AI育种、绿色防控、农业资源利用、食品安全和健康养殖等团队,每个团队30人以上,为中山大学和深圳市汇聚世界精英。



以“一分田”一体化培养一流人才



学院生命力的根本在人才培养质量。学院将从教学团队、课程、教学方法与手段、实践环节、教学管理等五个重要方面一体发力,加强人才培养工作,用好“光明青禾思政讲坛”和“光明农业讲坛”,持续强化学生思政教育和专业素质培养。充分利用深圳校区2600亩耕地的农业科技园资源,开展“一分田”创业创新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,建立国内外协同育人机制,打造培养一流人才,引领全国新农科发展方向。


农学院将充分利用好深圳市改革开放先行者的政策与资源优势,全力做好学科挖潜、融合、培育建设工作,围绕服务“三安全”“两藏”实现技术重大突破,成为创新高地深圳的未来农业“硅谷”,为中山大学“三校区五校园”错位发展的办学布局增添精彩,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。


聚焦深圳校区 | 不忘人民教育初心,担承教育强国使命,深化教育改革创新

聚焦深圳校区 | 相约鹏城,心向光明——写在搬迁深圳校区之际

聚焦深圳校区 | 我言秋日胜春朝


--- iSYSU ---

来源:农学院

作者:谭金芳

责任编辑:李芊芊

初审:何方

审核:马明辉

审定发布:漆小萍


欢迎投稿&加入我们

isysu@mail.sysu.edu.c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